<button id="ykwm4"></button>

          您的位置:區域經濟 > 正文

          環球關注:拐點之后,蓄力上行:藥明康德實現2023年業績開門紅

          來源: 時間:2023-04-25 23:00:47

          《投資者網》謝亦楠

          4月24日晚間,藥明康德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達到89.64億元,同比增長5.77%;歸母凈利潤增31.97%至21.68億元,扣非凈利潤增9.02%至18.69億元,經調整non-IFRS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


          (相關資料圖)

          在業內看來,這是藥明康德后疫情時代的“首秀”。市場普遍認為,在新冠商業化訂單褪去后公司可能面臨營收下滑的預期下,公司最終以盈利的高確定性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按照以往Q1占全年收入20%左右的區間來看,公司今年全營收將在410-420億元之間,這也符合全年營收5-7%的經營目標。

          事實上,藥明康德這份成績單背后,還有很多細節值得關注。

          復盤:業績增長為何持續

          公開資料顯示,藥明康德采取“一體化,端到端”的CRDMO模式,即在同一平臺下結合了傳統的CRO(合同研究組織)、CDMO(合同開發及生產組織)和CMO(合同生產組織)的服務,為創新藥企提供從新藥研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各類外包服務,業務涵蓋新藥開發全階段。

          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得益于持續的研發能力與規模建設,當新冠相關的業務需求激增時,藥明康德業績彈性持續釋放。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高達54.28%和72.56%。

          進入2023年,藥明康德宣布全年業績目標,在此前強勁的增長基數下公司營收有望突破410億元,預計收入將繼續增長5%-7%,核心板塊化學業務剔除商業化項目將保持36-38%的增速,其他業務板塊仍將保持雙位數增長。

          不過,藥明康德業績仍處高位且短期能見度較高,尤其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貨幣政策緊縮投融資端低迷,短期內或抑制創新藥研發的需求,部分CXO公司近期估值創新低,疊加新冠訂單影響消退,市場擔憂藥明康德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

          實際上,從目前公司CRDMO管線中擁有更多后期及商業化的項目來看,這份擔憂最終被證明是誤判或多慮。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該類項目并不會受投融資的影響,相反會加大力度將其推向商業化。而對于CRDMO的業務模式本身來說該部分項目是放量釋放營收的階段。

          券商仍看好CXO本土企業主業高增趨勢。浙商證券指出,考慮到外包率有望提升,產業轉移持續,前端項目數量和收入持續高增長、商業化項目數量放量驅動小分子CDMO龍頭高增長等因素,國內CXO尤其是CDMO在2023—2025年仍會處于賣方市場。

          聚焦:規模效應提升利潤端增速

          一般來說,一季報是較好評估一家公司基本面和業績的關鍵區間,也是投資者展望來年是否切換投資標的估值,判斷賽道是否景氣的重要窗口,這也是藥明康德本次財報備受多方關注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公司三個口徑下的利潤端增速均高于營收增速,具體到公司五大業務板塊來看,化學業務是核心業務板塊,今年一季度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5.1%,若以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的口徑來看,增速來到21.8%。其管線分子數將近2600個,后期階段的需求旺盛,推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其他業務方面,公司測試業務、生物學業務、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測試業務板塊實現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3.6%;生物學業務實現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8.3%;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實現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8.7%。

          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的控制將直接導致利潤的增厚,體現在財務數據上,一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至39.9%,凈利率同比提升4.8個百分點至24.19%。

          更為重要的是,公司自由現金流在去年轉正后,今年一季度更是達到16.8億元,在當下貨幣政策緊縮的環境下,自由現金流豐腴也意味著其在資本開支的支持上有更多的選項。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藥明康德2023年化學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可能還是來自于小分子CDMO業務板塊較強的可兌現性。其預計,小分子CDMO收入的同比增速會超過化學業務整體,不僅僅包括2022年新增的商業化項目,還包括公司對多肽和寡核苷酸CDMO等新分子業務強勁的收入指引。

          展望:新增訂單和產能仍在增長

          隨著新醫療技術及創新藥的需求增加,中國醫藥研發服務行業,尤其是有全球新藥研發生產服務能力的平臺型公司,有望受益于中國和全球新藥研發投入和外包率的快速增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報告預測,中國醫藥研發投入外包比例將由2022年的42.6%提升至2026年的52.2%,全球醫藥研發投入外包比例將由2022年的46.5%提升至2026年的55%。同時報告預測,由中國醫藥研發服務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務的市場(不包括大分子CDMO)規模將由2022年的1312億元增長到2026年的3368億元,年平均增幅約26.6%。

          從前瞻性指標來看,藥明康德新增訂單和新建產能規模仍在持續增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負債金額達到35.87億元。公司還計劃在2023年投入資本開支80—90億元。

          據中泰證券統計,2022年公司未完成待執行訂單328.2億元,同比增長12.77%,預計2023年內確認收入訂單244.45億元,同比增長6.35%。光大證券表示,藥明康德在手項目充沛,有望在新冠口服小分子大訂單消化后依舊保持增長。

          在此不斷向陽生長的新階段,藥明康德國際客戶占比進一步提升。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新增超310家客戶,活躍客戶已超6000家。從一季度收入看,來自于創新源頭的生物技術企業客戶的增長超過53%。

          多家機構亦表示看好,首創證券認為,公司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CRDMO龍頭企業,業務覆蓋全面,行業長期趨勢依舊向好,隨著新產能的逐步釋放以及客戶管線推進后的放量,有望為公司帶來持續增長,目前估值水平處于低位,維持“買入”評級。(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精彩推送

          公司

          吉卜力工作室如今已加入到主題公園的浪潮,并于11月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全球首個項目,將《龍貓》等經典作品的場景復原至現實世界。對于吉卜

          詳細>>

          隨著在線旅游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售賣不合理低價旅游產品、違規利用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也時有發生。11月1日,文旅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

          詳細>>

          兩個小時,這是越南全國首票榴蓮從裝車到運送至我國廣西崇左友誼關口岸的時間。得益于一體化供應鏈,2021年,中國與越南進出口貿易額達到23

          詳細>>

          11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9月末,10家A股上市農商行資產規模均有所擴大,重慶農商行、上海農商行仍以萬億元總資產位居前列。營

          詳細>>

          西貝餐飲集團(以下簡稱西貝)在兒童餐的道路上越走越深。11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西貝獲悉,其將推出西貝兒童餐零售產品。目前,部分西貝門

          詳細>>

          新一期麻辣粉和逆回購操作如期公布。9月15日,央行發布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

          詳細>>
          永久免费人禽AV网站

          <button id="ykwm4"></button>